足球积分怎么算的,湖人三巨头,竞彩五百,NBA球员交易情况,热刺切尔西直播,新浪体育nba首页

 
新聞資訊
News??
 
龍泉青瓷的特征和鑒定方法
來源: | 作者:tianfengcn | 發布時間: 2022-08-18 | 1625 次瀏覽 | 分享到:
在今浙江省龍泉縣境內,有大窯、金村、溪口、松溪等多處窯址,北宋時有20多處,到南宋時有窯址40多處,其中以大窯、金村兩處窯址最多,質量也最精。從出土的標本來看,它始于三國兩晉,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終于清代康熙年間,有近800年的燒瓷史。

在今浙江省龍泉縣境內,有大窯、金村、溪口、松溪等多處窯址,北宋時有20多處,到南宋時有窯址40多處,其中以大窯、金村兩處窯址最多,質量也最精。從出土的標本來看,它始于三國兩晉,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終于清代康熙年間,有近800年的燒瓷史。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征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發展的重要時期,并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

龍泉瓷器的初步鑒定,主要是熟悉龍泉釉色的特點,和觀察器物的底足,熟悉火石紅的特點。龍泉的釉色一般比較肥厚,不管成色為哪種,釉色都較純正,層次的變化不明顯,蓮瓣和突棱的地方由于釉相對較薄,因而略發白。火石紅幾乎在每件器物底足都有,有的較多,有的少些,但都是圍繞著胎釉結合的地方形成,顏色自然較純正,火石紅的走勢自然而不規則。底足都有磨損,自然磨掉火石紅的地方可看到灰色胎。元代的盤碗底部有的有一圈支燒殘留痕跡,星星點圍成一圈,與胎骨的胎色一致;有的有較密集較細小的氣泡,大小不一;有的浮于釉面,有的位于釉下,但分布絕無規律。龍泉瓷器一般不開片,有的幾條釉面有裂紋;有的火候不高的龍泉瓷器有較多開片,開片細碎,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龍泉瓷器的釉下刻花刀法(特別是蓮瓣紋)一般很柔弱,隱隱約現。口沿和突出的地方釉面一般有磨痕,磨痕處往往無光澤。龍泉以釉色勝,釉色不好或偏窯口的器物沒有收藏的價值。

龍泉青瓷各個年代也都有各自的特點。

北宋時施石灰釉,釉層薄而透明,光澤較強

北宋早期的產品風格受越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稍薄。北宋以前龍泉窯出產的瓷品,可以看作龍泉生產的越窯器,其燒造工藝、器型、釉色都是越窯瓷的翻版。直到北宋晚期,才開始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除了盤、碗、盒、罐、執壺、盞托等一般的日用器皿,梅瓶、多管瓶、盤口壺等開始顯現出“龍泉制造”的獨特烙印。碗、盤類刻花紋飾以蓮瓣、牡丹、菊花為主要題材,多為蓖紋、折扇紋。紋飾之間以楞線分隔,楞線分單線、雙線。花葉一般用蓖紋作葉脈。

北宋早期產品胎薄而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盤、碗、壺為主,盆、罐等少見。這一時期的新產品有多管瓶、盤口壺、多葉瓶。其中多管瓶、盤口壺壺蓋一般飾花苞鈕、花蒂鈕為主。多葉瓶蓋頂以雞、狗等動物作鈕為主。在釉色上,早期施淡青色釉,有泛黃現象。

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瓷器發展的重要時期,北宋中晚期窯址有30余處,主要集中在大窯、金村、大白岸、慶元的上垟,麗水市的石牛等地。中期多采用含硅和含鐵量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亦有泛黃現象,釉層薄,釉面有光澤。胎體較為厚重,但造型規整,釉色由淡青轉為青黃,產品多以生活用具為主,在裝飾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和篦紋,圖案有花卉、飛鳥、魚蟲和嬰戲紋等。制作工藝上,北宋晚期開始采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

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淺灰色,釉色青黃;裝飾普遍使用刻花,輔以篦點或篦劃紋,此外還有團花、波浪、蕉葉紋等紋飾。盤、碗內常刻團花和波浪紋,內填篦紋,外壁常劃篦紋和直條紋。瓶、執壺腹部常見刻牡丹紋。圖案花紋一般對稱。

南宋以后施石灰堿釉,釉層厚,柔和淡雅

宋廷南遷,臨安成為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浙江人口大增,外銷活躍,瓷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南宋時期龍泉窯進入鼎盛時期。這時在唐和五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業已凋零,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頂峰。窯工們根據南宋官窯制瓷工藝,將胎釉配方作了調整,創造性地生產了白胎厚釉青瓷,猶如翡翠碧玉,同時釉層光滑整潔不開片,深得宮廷和官僚的喜愛。這種白胎厚釉青瓷在臨安京城、皇宮遺址、南宋六陵墓地均有大量出土。

南宋龍泉窯可分為前期和中晚期兩個階段。前期,宋高宗趙構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權,到定都臨安前后10多年時間,政局動亂期。龍泉窯主要生產日用器皿及冥器。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五管瓶、盤口壺等仍沿襲北宋末年舊制繼續生產,只從器型上稍加改進。如五管瓶,五管瓶腹部呈多節葫蘆狀,瓶上部的豎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見,南宋五管瓶上腹部比北宋時稍瘦,從肩部分成兩級,最后演變成一級,肩部突起,器身光素無紋,蓋鈕以各種動物如雞、犬、鳥代替花苞鈕裝飾。胎為灰色,施淡青或青灰色釉。除繼續生產北宋原有器物,出現了鼎式爐、八卦爐、奩式爐、渣斗、盆、塑像、膽式瓶,龍虎紋瓶、五管瓶,等等。碗、盤器底較厚,挖足一般很淺,圈足寬矮,外底露胎。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線條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突起五條直線,碗內刻云紋的較多,也有內劃“S”形紋飾的,碗心印陰文“金玉滿堂”或“河濱遺范”四字的也較多見。北宋末期浮雕蓮瓣紋開始流行,在盤、碗的外壁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蓮瓣紋變得短而寬,互相緊靠,瓣中脈線突起。


南宋早期龍泉青瓷主要特征:

1.坯料仍用含鐵量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胎質不夠致密,有較多的氣孔。胎色呈灰或淺灰色。

2.紋飾以刻花為主,劃花、蓖花少見。碗類出現葵口,有圖章式的文字,如“河濱遺范”、“金玉滿堂”等。

3.釉仍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質感。

南宋中晚期,是龍泉青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甌窯、越窯、婺州窯因資源枯竭等原因相繼衰落。而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龍泉有著豐富的瓷土和燃料,為發展瓷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考古發掘證明,當時的龍泉及毗鄰地區,窯廠遍布,除龍泉大窯、金村、溪口、安福等外,慶元縣的上垟,云和縣的梓坊、水碓坑,遂昌縣的湖山,縉云縣的大溪灘、碗窯山,以及泰順、文成、永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瓷窯體系。南宋晚期龍泉青瓷產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兩大類。白胎青瓷胎質細膩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層豐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處呈紫色,俗稱“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盤、碟、水盂、香爐等,還出現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紋飾以蓮瓣、弦紋為主,南宋末出現雙魚、龍紋和貼花牡丹紋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稱“鐵骨”。釉色青,多紋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隱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則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器型以瓶、爐、尊、洗、筆筒、燈為主,紋飾少見,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共同之處。


南宋中晚期龍泉青瓷主要特征:

1.器型豐富多樣,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燈盞、渣斗、熏爐等。文具有筆筒、筆洗、水盂、筆架等,及多種仿古銅器、古玉器的瓶。這時期的新產品有堆塑龍瓶、虎瓶、琮式瓶、荷葉蓋罐、葫蘆瓶、五管瓶等。

2.龍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盤口壺。梅瓶高度減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蓋倒扣瓶上,北宋時期肩腹比較豐滿,器型較大,外壁刻纏枝花、蓮瓣。鬲式爐系仿商周銅鬲式樣,其肩與腹部的凸楞稱“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種裝飾。

3.改進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摻入適量紫金土,提高了抗彎度,高溫下不易變形,使胎坯變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點,使器物造型輕盈秀美。

4.器物修胎講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刮去細細一線的釉,燒成后出現朱紅色一圈細線,俗稱“朱砂底”,別有韻味。

5.瓷器通體施釉,光色無紋,以釉色與造型取勝。改進了釉料的配方,由原來的石灰釉變成石灰堿釉,使釉色出現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黃、蜜蠟、鵝皮黃、烏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成色較深,墨綠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顏色。

6.一種用模子成型的水注、小罐、瓜型壺,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蓮瓣、云紋、龍紋等紋飾的,多數為龍泉溪口窯所生產。

元代器物特點造型高大,胎體厚重。胎色與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黃

元代龍泉窯比宋時擴大了好幾倍,造型特點為粗壯高大,胎體變厚,釉色減薄,觀賞價值降低。為獲得元統治者喜愛和促進銷售,匠師們采用刻、劃、印、貼、雕和點褐彩等工藝來美化器物。蓮花瓣是宋元時期龍泉青瓷的主要裝飾之一。元代初年蓮瓣寬矮,系用刀或鉗子劃出蓮瓣邊線,制作方便,這種紋飾是元代特有的。隨后多數瓣面演變成為狹長,形似菊瓣。因為它是從南宋時瓣面豐滿、瓣脊突起的蓮瓣發展而來的,所以人們仍稱它為蓮瓣紋。元代蓮瓣紋有以下幾種形式:瓣面平,蓮瓣的邊線用刀或鉗子劃成;兩面用刀斜刻成瓣面,中間有瓣脊,多數瓣脊粗細不一,上下不直,刻工粗糙;在一部分盞、洗或盤的內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上端較寬,沒有瓣尖;龍泉溪口窯生產的用模子制成的瓶、罐的蓮瓣紋,蓮瓣的邊線是細凸線的。這是鑒定宋元龍泉青瓷的主要依據。

在元代青瓷器中,仿古器物少見,新創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葉蓋罐等等,高足杯足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足內空心且較深。裝飾采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紋粗略,線條奔放,并出現了褐色點彩。器物普遍飾有花紋,紋飾題材以云龍、飛鳳、雙魚、八仙、八卦、梅、菊、馬上封侯等多見。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瓣中間一般無脈線突起,不同于南宋。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墻壁,外底足中間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紅,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突起。

明代制作工藝與元代基本相同,但趨于粗糙。

宋、元盛極一時的浙江龍泉窯至明代雖逐漸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龍泉窯系的青瓷造型,大體上和元代一致,其風格和宋代的纖巧秀麗不同,而代之以碩大厚重。產品多大型瓶、盤,日用的小件器物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種柔和、含蓄的藝術效果。這時的青瓷釉層薄而透明,光澤度較強。

從傳世產品看,明代龍泉窯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閃灰、胎質細膩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滿釉,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墊燒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澤度很強,滋潤勻凈,釉色綠中微泛黃。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高足杯的足較高,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壽、金玉滿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劃花裝飾,圖案構圖疏密得體,刻花精細。粗品胎質淘洗不精,質地較粗。制作也不精細,胎體特別厚重,尤以底部為甚。所見多為碗、盤類制品,釉色多綠中閃黃。器皿仍采用滿釉刮圈墊燒,但工藝較粗,常見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裝飾以印花和刻劃花為主,圖案紋樣有器外壁的瘦長菊瓣紋,內里的花卉紋,以及頗有特色的印花歷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圖多印在器內壁,人像旁根據人物的具體形象分別書“孔子泣顏回”、“韓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較粗,印花紋樣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針對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龍泉青瓷還形成有別宋瓷的裝飾特色不以釉色取勝,而以印花、堆貼,刻劃花為主。明龍泉青瓷的裝飾范圍也大大增加。明龍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劃、堆貼裝飾,使作品另具一種工藝美。但總的來說,明代的龍泉窯系,大多產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每況愈下。

從裝燒方法認識各時期器底特點

1.北宋早期用托珠墊燒,器底留有托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足端無釉,碗、盤底較厚,與此裝燒方法有關。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墊餅托住整個器足墊燒,足端無釉,普遍為“朱砂底”。

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澀圈。

5.明代又恢復圈足內放墊餅墊燒,外底無釉。

龍泉瓷的仿燒與辨偽

龍泉窯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燒造歷史中,不同歷史時期都有著鮮明的時代風格,南宋的龍泉窯更以其瑩潤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稱絕一時,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根據商品市場的需求和人們的喜好,商家紛紛對龍泉窯的產品進行仿燒,這種刻意的仿燒往往選擇一種或者一類產品,有不同時代的,有不同燒造技術和制作工藝的,也有分屬文化背景迥異的不同國家的。

國外仿燒龍泉窯產品成為世界性的現象。埃及的福斯他特是當時政治、經濟的中心,制陶業十分發達。中國陶瓷源源不斷地輸入,對當地的制陶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此而仿燒大量的中國瓷器。仿燒龍泉窯的產品有北宋的劃花篦點紋碗、元代的雙魚小盤、菊紋貼花碗。高麗瓷與中國的瓷業有著深厚的淵源。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南宋的青瓷模印蓮花碗,燒造的方法為3個支釘燒造法,支釘的斷面為白色。但它蓮葉舒展的紋樣布局,碗的直口、垂腹、矮圈足的造型,與龍泉窯的早期風格如出一轍,從中可以看出這種交流源遠流長。龍泉窯在南宋時期生產的平口長頸瓶、蓮瓣碗,高麗瓷也有仿制,特點是釉色稍深、平底、支釘支燒。元明時期龍泉窯燒造的青瓷大盤,仿造它的國家有泰國、越南等。伊朗所仿龍泉青瓷有以下幾個特征:1.一般較厚重;2.胎、釉結合度較差,在口沿部分多有剝釉現象;3.釉色多為淺綠偏黃;4.釉中普遍呈現有淡紅絲的現象;5.有部分出現干漆般的釉面;6.圈足上有乳丁狀的突起物。

這些國外所仿的龍泉窯產品,因為采用的是當地的瓷土原料,使用的是當地傳統的燒造技術,盡管模仿的器物很明確,但只能達到形似而質不同的效果。同時這些仿燒的產品,以間接的方式傳達出這個地區和時代的特有的產品風貌。因此,國外燒造的仿品與龍泉窯的產品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國內,景德鎮仿燒龍泉窯產品延續的時間最長,從元代開始到清代,憑借著雄厚的燒瓷技藝,仿燒器物品種豐富。其最大的特點不是對龍泉窯產品機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礎上,對器物的品種和造型加以創新。清《南窯筆記》記載有仿龍泉窯:“今南昌仿龍泉深得其法,用麻油釉入紫金釉,用樂平綠石少許,肥潤翠艷(不)亞于古窯。”

清末民初之時,日本、德國、美國先后有人來龍泉搜集青瓷,其后國內大批古董商紛至沓來,由此引發了龍泉挖掘古窯址和盜掘古墓之風。與此同時,龍泉當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風大盛,一批民間制瓷藝人紛紛加入此行。清光緒、宣統年間,孫坑范祖紿、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時,至民國初期,縣城廖獻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幾可亂真。寶溪鄉陳佐漢、張高禮、張高樂、李君義以及龔慶芳、龔慶靖、龔慶平兄弟,八都吳蘭亭、吳慶麟、蔣建寅、黃觀光,木岱口徐子聰等亦仿制古青瓷。龍泉縣長徐淵若著《哥窯與弟窯》所言:“……有時頗可混珠,若用藥品去新光,更于底部或邊緣略碎米許,則好古者亦易上鉤。蓋二章之器,殆無完璧,僅損米許,已屬可珍,若不故損一二,則購者必疑贗品,若毀過多,則價不能過索,故僅損米許,可使人驚喜欲狂也。”民國34年(1945年),陳佐漢曾將仿古弟窯產品“牡丹瓶”、“鳳耳瓶”等70余件郵寄國民政府實業部請功,獲蔣介石題贈“藝精陶仿”匾。陳佐漢還遍訪龍泉、浦城各地,將民間發掘收藏之古龍泉青瓷器繪圖100余幅,集成《古龍泉窯寶物圖錄》。1950年陳又將“云鶴盤”等3件仿古青瓷通過外交途徑送往蘇聯,作為慶祝斯大林70壽誕獻禮。民國時期燒制的仿古青瓷,工藝落后,成品率低,釉色優劣不穩,有的對仿古青瓷加以偽造,如南宋時期的蟠龍瓶,把龍紋堆塑成鶴紋,幾可亂真的傳世仿品這一時期也不多見。

1956年,龍泉瓷廠恢復生產。浙江博物館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燒制仿龍泉窯的產品,主要是根據南宋龍泉窯器物形制,如:雙魚洗、鬲式爐、牡丹紋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1959年,成立了浙江省龍泉青瓷恢復委員會,由科研、生產、文物考古等部門組成,在對龍泉窯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同時,龍泉瓷廠的研制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功,不僅使傳統的龍泉青瓷獲得了新生,還創燒了許多新的器物品種。20世紀80年代始,一些龍泉大型瓷廠以仿古工藝品的形式大批量生產龍泉窯青瓷。

近年來,隨著文物收藏熱的興起,為獲取高額利潤,各種文物作假應運而生。龍泉窯青瓷的作偽,從民間簡陋小窯的個體作坊到陶瓷專家精心的高仿,不僅從造型、釉色、紋飾上力求逼真,還用特殊的技術進行作舊處理,企圖以假亂真。這就要求文物愛好者和收藏者具備一定的知識,以大量的經過科學考古發掘,應用地層學和類型學排比,特別是以紀年墓出土的標準器為依據,結合科學的測試手段,了解掌握作偽的各種方法,增強鑒別真假的能力。根據經驗,龍泉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偽:

器型

不同時代的器物組合和造型特點,是當時社會的風尚和習俗所決定的,因此不同時代的龍泉窯產品,都有它清晰的演變軌跡。仿燒往往選每個時代龍泉窯的典型產品,如北宋的執壺、五管瓶,南宋的蓮瓣碗、鳳耳瓶、鬲式爐,元代的牡丹紋大瓶、刻花大盤、各式香爐等器物。根據精仿和粗仿的需要,成型工藝上采用傳統的手拉、模制等工藝技法。仿品很少是對照真品的實物進行仿燒,因此造型上線條呆板,缺乏神韻,頸肩部的轉折十分生硬,足端部過于整齊,器型比例失調,器物形制的規格和尺寸不夠規范。

胎釉

龍泉窯的釉和胎每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應的燒造工藝。龍泉窯不同時代胎的成色、質地的粗疏和細膩、釉的色澤和質地,都不盡相同。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的南宋龍泉窯的白胎類厚釉產品,是仿燒較多的一類,有鳳耳瓶、鬲式爐等。對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燒,一般釉料不用化學配方,而沿用傳統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選擇地加入植物草木灰,盡管釉的質感非常像,但缺乏內斂的厚實感,往往浮光隱現。仿龍泉窯的黑胎類厚釉產品,主要表現是它的開片和“紫口鐵足”,但它薄胎厚釉的工藝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更甚于南宋官窯。釉的厚度超過了胎的厚度,在仿制技術上的難度大,同時這類產品典型器物少見,也沒有完整器物可以借鑒,一般均為仿制品。明代龍泉窯豆青和深綠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現代仿制較容易掌握的,這類產品需仔細辨別。作偽器物一個重要工序,就是對器物釉表面進行去光處理,主要采用強酸溶液腐蝕、土埋及一些工業技術上的打磨,目的是降低器表的光亮程度,使釉色柔和滋潤,器物沉穩古樸。近年來有專家學者對經過作舊處理的器表損傷,在高倍顯微鏡下表現出的不同顯像作了歸納和總結,提高了對古陶瓷辨偽的科學水平。

紋飾

紋飾是龍泉窯產品重要的辨偽依據。紋飾集中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趣,有明顯的發展脈絡,它與同時期的胎釉有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偽品的刻劃紋樣,往往用筆生澀拘謹,不如真品線條的婉轉流暢。貼花工藝的紋飾,呆板規矩,不像真品的生動自然。露胎是元代龍泉窯最具特色的裝飾工藝,元代龍泉窯特有的蔥綠釉色和露胎赭紅色的相襯,使對這類產品的仿燒,很難準確地把握釉和胎的成色,或淺或深。

裝燒方法

裝燒技術在龍泉窯的每個發展時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墊燒的工具上,歸結起來不外乎墊圈和墊餅兩類,同樣是墊圈和墊餅,不同時代在圈足上所墊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時代不同的燒造痕跡。特別是南宋時期的龍泉窯產品,采用墊餅墊燒的方法,由于胎薄釉厚,圈足直接放在墊餅上墊燒,極易變形,因此,這一時期的“鐵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規則的。仿龍泉窯的產品,一般只參照圖錄,很少見到實物,而偽品往往在這些細節部分露出破綻。元代墊圈痕跡、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顯露出“火石紅”,偽者或淡或深,深色為燒前有意刷制。龍泉窯早期的產品,十分完整的少見,多少留有些殘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偽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邊緣略碎米許”或沾粘窯渣的手法。總之,鑒定龍泉窯的器物應該抓住每個時代產品的典型特征,從造型、紋飾、胎釉、燒造工藝等總體上去觀察把握。 龍泉青瓷的發展歷史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代名詞,可想而知中國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據了何等獨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隨著社會前進而不斷發展的工藝美術,從古至今產生了無數的絕世精品,而瓷中之母當數青瓷。

我國青瓷燒制技術源遠流長,浙江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自商周時期原始青瓷到東漢以來的成熟青瓷,晉代的“縹瓷”,唐越窯的“秘色瓷”,直到龍泉青瓷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從早期青瓷的青黃、淡黃到后來的純青等色,濃艷淺淡,但都無不以青為尚。青瓷有“雨過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稱“海洋綠”之幽,更有“類玉”、“類冰”之青質,兼得蒼天、青山、綠水、碧玉之萬般靈秀。龍泉窯青瓷就是諸多青瓷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龍泉青瓷是我國制瓷史上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個窯系,窯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區。龍泉青瓷肇始于三國,興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達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開始衰落,其生產歷史長達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顏色釉瓷器品種。施釉往往多次,釉較厚,玻璃光感很強。龍泉窯的白胎青瓷,胎質細膩致密,白中泛青。釉層柔和無開片,足底露胎處呈赭紅色,俗稱“朱砂底”。馳名中外的龍泉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質晶瑩的青玉,其色調可與翡翠媲美,達中國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按照葉英挺的理論,龍泉青瓷的歷史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